摸鱼儿(甲午送春)

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过。清赢欲与花同梦,不似蝶深深卧。春怜我。我又自、怜伊不见侬赓和。已无可奈。但愁满清漳,君归何处,无泪与君堕。
春去也,尚欲留春可可。问公一醉能颇。钟情剩有词千首,待写大招招些。休阿那。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麽。老夫婆娑。问篱下闲花,残红有在,容我更簪朵。

现代解析

这首《摸鱼儿(甲午送春)》是一首抒发送别春天、感慨时光流逝的词。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词的开篇,作者说今年的晴天很少,连海棠花也似乎白白开放,没有被人好好欣赏。这里用“海棠”象征春天,暗示美好的事物容易被忽视或错过。接着,作者形容自己身体瘦弱,想要与花儿同梦,但却不像蝴蝶那样深深沉浸在春天里。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却又感到无力抓住它。

接下来,作者自怜自艾,说春天怜惜他,但他又因为没有人和他一起吟诗作和而感到孤单。这种孤独感让他感到无奈,心中充满了愁绪。他问春天要归去何处,却连眼泪都无法为它流下。这里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感伤。

词的后半部分,作者虽然知道春天已经离去,但仍然想要留住它。他问自己是否能借酒消愁,但又觉得只有千首诗词才能表达他对春天的深情。他打算用诗词来“招魂”,试图唤回已经逝去的春天。然而,他也意识到,这种努力可能徒劳无功,因为眼前的景象已经荒凉,不像江南那样繁花似锦。

最后,作者以“老夫婆娑”自嘲,说自己已经年老,但仍然在篱笆下欣赏着残存的花朵。他问自己是否还能再摘一朵花戴在头上,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尽管时光无情。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送别,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词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既有对春天的深情,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