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题诸草庐宫赞高松对论图
苍枝偃雪,翠盖生涛,翛然长覆荆柴。
藓径荒凉,谁同解带藤斋。
生愁岁寒人少,对高阴、自蹋吴鞋。
听屋角,正秋风乍起,落遍疏钗。
回忆居名藏史,但莓墙石井,往迹沉埋。
剩有枯鳞,年时落落霜阶。
苔花半凝碧甃,照清泉、瘦影幽佳。
伴诗老,看小窗、诗卷新排。
藓径荒凉,谁同解带藤斋。
生愁岁寒人少,对高阴、自蹋吴鞋。
听屋角,正秋风乍起,落遍疏钗。
回忆居名藏史,但莓墙石井,往迹沉埋。
剩有枯鳞,年时落落霜阶。
苔花半凝碧甃,照清泉、瘦影幽佳。
伴诗老,看小窗、诗卷新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松树的画面,并借松树寄托了作者孤高自守的情怀。
上片写松树的姿态和环境。开头用"苍枝""翠盖"描绘松树枝干苍劲、树冠青翠,像一把大伞覆盖着柴堆。"翛然"二字突出松树超然独立的气质。接着写松树所处的环境:长满苔藓的小径荒凉冷清,很少有人来访,只有松树自己静静伫立。秋风吹过,松针("疏钗"指松针)纷纷飘落,更添寂寥。
下片转入回忆和感慨。想起从前这里曾是藏书之所,如今石井莓苔丛生,往日的痕迹都已湮没。只剩下松树("枯鳞"指松树粗糙的树皮)孤独地立在结霜的台阶上。苔花映着清澈的泉水,松树的倒影显得清瘦而幽雅。最后点明松树陪伴着诗人,见证他窗前写诗的情景。
全词通过松树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在世事变迁中保持高洁品格的精神追求。松树的孤傲坚韧与诗人的清高自持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清冷幽寂的意境。词中"自蹋吴鞋""瘦影幽佳"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