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四首用鱼汤秋柳韵 其二 轻尘朝雨尽杯酒于阳关残月晓风拍红牙于柳岸壮游湖海元龙之意气犹豪远念灵和张绪之年华未老聆清歌于秋柳和高曲于阳春鸾舞菱花每自怜于顾影莺鸣幽谷冀相应于同声云尔

婵娟青女谢寒霜,又驾东风落碧塘。
翠袖盈盈怜解佩,罗裙叠叠忆开箱。
渡头桃叶嗔娇婿,座上杨枝礼梵王。
忽忆扬州城郭路,情丝牵挽到歌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树的婀娜多姿,同时融入了对过往情事的追忆。全诗用女性化的视角来写柳树,读来柔美动人。

前两句"婵娟青女谢寒霜,又驾东风落碧塘"把柳树比作美丽的女子(青女),说她告别了冬天的寒霜,乘着春风来到碧绿的池塘边。这里用拟人手法让柳树活了起来。

中间四句用一连串女性意象描写柳枝: - "翠袖盈盈怜解佩"写柳枝像女子翠绿的衣袖轻轻摆动 - "罗裙叠叠忆开箱"写柳叶层层叠叠像折叠的罗裙 - "渡头桃叶嗔娇婿"用桃叶渡的典故,暗指男女情事 - "座上杨枝礼梵王"又突然转向佛教意象,说柳枝也被用来供奉佛祖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由柳树联想到扬州的风月场所:"忽忆扬州城郭路,情丝牵挽到歌坊"。这里的"情丝"既指柳丝,也指情思,一语双关。诗人看到柳树,不禁想起扬州歌坊里的风流往事。

全诗最妙处在于: 1. 把柳树完全女性化,赋予它柔美的气质 2. 在写景中自然融入情思,由物及人 3. 结尾的转折出人意料,从自然景物突然联想到红尘情事,留下余韵

这种写法既展现了春天柳树的美,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