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寺的宁静画面,充满朦胧的诗意美。
前两句写近景:满山树木在春天里呈现出一片浓郁的翠绿色,这样幽静的环境最适合与清雅的竹子做邻居。"沈沈"二字让人感受到绿意的浓重与静谧,"幽怀"则透露出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后两句转向远景:诗人站在溪边小阁上眺望,发现著名的黄山其实就在栏杆之外。但因为山中云雾太浓,黄山的面貌反而显得模糊不清。"认不真"三个字特别巧妙,既写出了云雾缭绕的真实景象,又暗含了"距离产生美"的哲理——有时候看不清全貌的事物反而更有韵味。
全诗通过"翠树-幽竹-云雾-远山"的层次递进,用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山水世界。诗人没有直接赞美黄山多壮丽,而是用"看不清"来引发读者的想象,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柳桂孙
柳桂孙,号月涧,为陈世崇师辈。事见《随隐漫录》卷三。今录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