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鹾尹秋濠出示怀弟诗自伤憔悴以敝乡荒陋比之东坡儋耳岂所谓诗必穷而后工乎然诗工矣敝乡之冤嘻其甚也因戏拈此赠之
我乡枕山海,物产非一族。
其民事耕耘,鸡豚亦家蓄。
以故莅兹土,往往餍口腹。
使君江南来,牛女纪同宿。
纵少异语言,宁忧隔嗜欲。
胡为怀惠连,俨似堕荒服。
当年两苏公,万里遭斥逐。
蜜蝍朝畏餐,鸺鹠夜闻哭。
此乡岂云然,诙嘲太脱俗。
从来名士瘦,有竹可无肉。
不然钱神悭,终朝煮茗粥。
先生自清癯,何可罪邦域。
诗人好言穷,土风宜实录。
佳句定流传,敝邑受诟辱。
为君参转语,官瘠民乃沃。
其民事耕耘,鸡豚亦家蓄。
以故莅兹土,往往餍口腹。
使君江南来,牛女纪同宿。
纵少异语言,宁忧隔嗜欲。
胡为怀惠连,俨似堕荒服。
当年两苏公,万里遭斥逐。
蜜蝍朝畏餐,鸺鹠夜闻哭。
此乡岂云然,诙嘲太脱俗。
从来名士瘦,有竹可无肉。
不然钱神悭,终朝煮茗粥。
先生自清癯,何可罪邦域。
诗人好言穷,土风宜实录。
佳句定流传,敝邑受诟辱。
为君参转语,官瘠民乃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对朋友章鹾尹的诗作《怀弟诗》的回应,诗中既有对家乡的赞美,也有对朋友境遇的理解和安慰,还夹杂着一些幽默和自嘲。
诗的开头,作者先夸赞了自己的家乡,说家乡靠山临海,物产丰富,人们勤劳耕种,家家户户都养鸡养猪,生活富足。作者以此来说明,家乡并非荒凉贫瘠之地,反而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地方。
接下来,作者提到朋友章鹾尹从江南来到自己的家乡,虽然语言有些差异,但生活习惯并没有太大不同。然而,朋友却因为思念弟弟而感到孤独,仿佛置身于荒凉之地。作者对此感到不解,调侃说朋友的诗写得很好,但把家乡比作荒凉之地,实在有些冤枉。
随后,作者提到历史上的苏轼兄弟曾被贬到偏远之地,生活艰苦,甚至要担心食物和夜间听到的鸟叫声。作者以此来说明,自己家乡的生活远没有那么糟糕,朋友的比喻有些夸张。
接着,作者用幽默的语气说,名士们往往清瘦,有竹子陪伴就足够了,甚至调侃朋友的清瘦可能是“钱神”吝啬,导致他只能天天喝粥。作者以此安慰朋友,说他的清瘦并非因为家乡的贫瘠,而是他自己的气质。
最后,作者提醒朋友,诗人常常喜欢写“穷”,但应该真实地记录风土人情。如果朋友的诗句流传出去,可能会让家乡蒙受误解。作者以幽默的语气建议朋友,应该换个角度思考,官职清贫反而能让百姓富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家乡的自豪,也有对朋友的关心和安慰,同时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了朋友对家乡的误解,展现了作者豁达的胸怀和机智的谈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