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茧雪和归田园居六首 其四
慈亲苍色健,庭萱亦已娱。
非无华屋者,旦暮倏而墟。
数椽亦长物,城北营蜗居。
蓏蔬四三畦,榆柳一二株。
北窗聊寄傲,自谓羲皇如。
生死蝗蠹间,文史三冬馀。
隐几梦周孔,宁知瓶粟虚。
今人不如古,古似今人无。
非无华屋者,旦暮倏而墟。
数椽亦长物,城北营蜗居。
蓏蔬四三畦,榆柳一二株。
北窗聊寄傲,自谓羲皇如。
生死蝗蠹间,文史三冬馀。
隐几梦周孔,宁知瓶粟虚。
今人不如古,古似今人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朴却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物质淡泊、精神富足的追求。以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
1. 亲情与自然之乐 开篇写年迈的母亲气色康健,院子里的萱草(象征忘忧)也长得茂盛,让人感到愉悦。说明家庭和睦、田园生活能滋养身心。
2. 看透繁华虚幻 提到"华屋"(豪宅)虽然存在,但可能转眼变成废墟,暗示富贵无常。相比之下,作者在城北搭建的简陋小屋("蜗居")和几畦菜地、几棵树木,反而更真实长久。
3. 自得其乐的心态 "北窗寄傲"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形容自己像上古隐士一样逍遥。虽然生活清贫("瓶粟虚"指米缸常空),但读书做梦都能与古代圣贤(周孔)神交,精神世界很充实。
4. 古今对比的讽刺 结尾感叹现代人丢失了古人的质朴,而古人那种超脱物欲的境界,今天似乎再也找不到了。暗含对当时社会浮躁风气的批评。
核心魅力: 诗人用种菜、读书、陪母亲等日常细节,展现了一种"穷但潇洒"的生活哲学。房子虽破但有书香,钱虽少但有亲情,讽刺了盲目追求物质的人。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比如"蓏蔬四三畦,榆柳一二株"像一幅简笔画,让读者感受到简单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