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山寺风光,通过几个日常画面传递出深刻的禅意。
前两句像用手机拍了两张照片:第一张是绕着寺庙前后生长的树木,自然弯曲环绕;第二张是殿内庄严肃穆的佛像。这一外一内的对比,暗示着佛法的无处不在——既在自然山水间,也在殿堂佛像中。
后两句特别有趣:小和尚打开窗户对着山景行礼,诗人突然悟到——那些活生生的树木(生株)根本不需要人工雕琢(暗指佛像的雕刻),它们本身不就是最好的佛法展现吗?就像我们现在说"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诗人用"生株"这个接地气的比喻,表达出"佛法自然"的禅理。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佛理藏在最普通的场景里:弯弯的树木、日常的跪拜、未加工的木材,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反而比金碧辉煌的佛像更能体现佛法的真谛。就像我们现代人常说的"平凡中见真章",诗人用山寺里最普通的一天,让我们感受到返璞归真的智慧。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