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平山和石湖的壮丽景色,同时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正直品格和为官之道的思考。
前两句写景:天平山上无数奇石像森林一样矗立,山间溪流纵横交错,碧绿清澈,山石苍劲嶙峋。用"貌得真"形容画作逼真,仿佛把实景搬到了纸上。
中间四句写人:城里做官的人需要像王徽之那样潇洒不羁(拄笏指王徽之的典故),山林中的隐士要像屈原那样品行高洁。用"支老"(支遁)和"范家"(范仲淹)的典故,暗赞王应爵既有隐士的洒脱,又有名臣的家风。
最后两句点题:岘山(喻指官场)未必真那么高不可攀,重要的是要像晋代良臣羊祜那样,留下让百姓怀念的政绩。这是对刚当上县令的王应爵的勉励,希望他做个好官。
全诗巧妙地将山水画、历史典故和现实勉励融为一体,既赞美了画作和风景,又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了对为官之道的深刻见解,展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正直的品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