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坐窗前、静观自然的闲适画面,充满宁静的禅意。
前两句写静态场景:诗人整天开着窗户静坐,感受着无人打扰的宁静("寂寥"在这里不是寂寞,而是远离喧嚣的安然)。窗外岩前的嫩笋已经长到半人高,暗示这是春夏之交的时节,也让人感受到万物生长的生命力。
后两句突然有了动态变化:藏在藤蔓间的小鸟突然飞起,震落了藤花;远处山涧瀑布的水声穿过石桥传来。这两个细节一下子打破了之前的宁静,但反而更衬托出山中的幽静——正因为环境足够安静,才能注意到飞鸟惊花、流水越桥的细微动静。
全诗妙在"以动衬静":通过藤花飘落、瀑布声响这些短暂的动态,反而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整个山居环境的永恒宁静。就像我们深夜听到钟表滴答声时,反而会觉得夜更静一样。诗人通过这种手法,把抽象的山中寂静写得可听可见,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