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乡僧庵

静答光阴转法华,生涯更藉菊为家。
山园隔树翻秋雨,石迳萦池浴晚霞。
学凤尾翘无限草,似鸡冠样不胜花。
萧槮安得诸王谢,竹下清谭煮露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宁静山庵中的生活,通过自然景物展现淡泊超脱的禅意。

首联写僧人静坐庵中,感受时光流转("静答光阴"),像诵读佛经("法华"经)般安详;他的生活与菊花为伴,暗示高洁品格。菊花常象征隐士,这里体现僧人远离尘嚣的状态。

中间两联用四幅动态画面展现山居之美:秋雨穿过树林洒落园中,石径旁池塘倒映晚霞;野草像凤凰尾巴般翘立,野花如鸡冠花般绚烂。这些比喻生动有趣,把普通草木写得充满灵性,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尾联借用"王谢"(东晋贵族)的典故作对比:僧人不需要贵族式的奢华,只需在竹下煮清茶、谈禅理。"露芽"指初春嫩茶,暗示简朴生活中藏着高雅趣味。

全诗用明朗的语言构建出清新脱俗的意境,通过山雨、野花、煮茶等日常场景,传递出"平凡中见真趣"的生活哲学。僧人安贫乐道的形象,与绚丽的自然景物形成和谐画面,让人感受到禅意生活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