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生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
不见夜花色,一尊成暗酒。匣中苔背铜,光短不照空。
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月亮的变化比喻人生的起伏,语言朴实却充满哲理。

前四句用月亮的变化暗喻人生境遇:十五前的月亮日渐圆满,就像人年轻时对未来的期待;十五后月亮逐渐残缺,如同人到中年后对时光流逝的担忧。这里用"日望"和"日畏"的对比,生动展现了不同人生阶段的心态变化。

后六句转入更深层的思考:诗人说看不见夜花的颜色,独饮的酒也变得黯淡,就像生锈的铜镜照不出完整影像。这些意象都在说同一个感受——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说不是舍不得修补月亮(留住美好),而是找不到能修补月亮的巧匠。这其实是在说,时光流逝、美好消逝是自然规律,人力无法改变。

全诗妙在把人生感悟藏在月亮的变化里,用日常事物(铜镜、酒、夜花)作比喻,让深刻的道理变得容易理解。读完让人既感受到时光无情的惆怅,又体会到诗人面对自然规律的坦然。

刘猛

生卒年不详。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安南都护延祐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客居梁州,作古乐府诗数十首。元稹至梁州治病见之,谓“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其有虽用古题,全无古义者”,“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者。”因选10题相和,但刘猛原唱已佚。张为《诗人主客图》以刘猛为高古奥逸主之入室。事迹见元稹《酬刘猛见送》诗、《唐诗纪事》卷四六。《全唐诗》存诗3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