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西上曲/念奴娇
大江西去,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江西赣州的壮丽山水,同时赞美了一位忧国忧民的风流人物。
上片写景:
开篇用"大江西去"展现浩荡气势,把郁孤台、八境台比作人间仙境。接着用"地涌千峰"形容群山如波浪起伏,"两派玉虹"指章江和贡江像白色绸缎般奔流。这些比喻让山水活了起来,充满动感。后几句说这山水气象不凡,只有东晋王谢那样的名门才配品评,为下文赞颂人物做铺垫。
下片写人:
先用"忧国丹心"点明主人公的爱国情怀,说他即使弹琴吹笛也难以排遣忧思。当时西北战事紧张("风尘澒洞"),而朝廷宰相却归隐田园,形成强烈对比。接着用"月斧风斤"的典故,说自然造化已足够美丽,不需要人工修饰,其实是暗指国家更需要栋梁之才。最后两句是核心——希望这位能人(紫枢黄阁指高官)去整顿天下,点明全词主旨。
艺术特色:
1. 山水描写气势磅礴,用"涌""摇""泻"等动词让画面动感十足
2. 巧妙用典(王谢、月斧风斤)却不晦涩
3. 由景及人,最后落脚国家大事,升华主题
4. "宰相闲归"与"要公整顿"形成批判性对比
这首词的魅力在于将壮美山河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既让人看到山水之美,更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国之心。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