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游览嵩山太室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和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开头两句"三辅祥开表圣期,三呼夭寿与天齐"用夸张手法表现太室山的神圣——这里曾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圣地,人们在此祈福的声音仿佛能直达天庭。其中"三呼"可能是借用汉武帝登嵩山时三呼"万岁"的典故。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山上的古迹:寺庙的碧瓦还保留着唐代的风格("殿橹碧瓦仍唐制"),山洞石壁上的汉朝题刻已被青苔掩盖("洞锁苍苔失汉题")。"柱玉"和"剑锋"都是山峰的名字,诗人说这些山峰就像守护神庙的玉柱("安庙祏"),又像利剑能斩除荆棘("剪撑黎"),用拟人手法让山峰显得生动威武。
最后两句写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辞赋("升中剩有辞臣赋"),并想象当年皇帝仪仗西行的盛大场面("鸾旂凤盖")。通过今昔对比,既展现了太室山的历史厚重感,又流露出对往昔盛况的追慕之情。
全诗巧妙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就像用文字搭建了一座时空桥梁:青苔下的汉碑、唐风犹存的殿宇、文人留下的诗赋,共同构成了这座圣山的文化记忆。诗人站在当下,却让我们看到了千百年来在太室山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