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中秋夜看月亮时的感慨,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
前两句说"今年还能拄着拐杖在京口看月亮",看似平常的叙述,其实暗含庆幸——战乱年代能平安赏月已是难得。"暂息干戈"指战事暂时停歇,但诗人清醒地知道,逝去的青春就像这战事间歇一样短暂,再也回不来了。
中间四句用声音和画面勾勒出战乱阴影下的中秋夜:江涛声混着军营战鼓声,本该宁静的月夜却透着紧张;渔竿边的人影,可能是渔民也可能是士兵,暗示着普通人的生活被战争打乱。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望着月亮突然明白,月亮有圆有缺就像人生有起有落,但这个领悟来得太晚。他忧愁地望着月亮("白玉盘"),其实是在忧愁战乱中破碎的家国山河。全诗没有直接写战争惨状,却通过月亮的意象,道出了乱世中人最深的无奈与哀愁。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