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路过黄州,探访苏轼(号东坡)故居"雪堂"时的所见所感。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情感:
1. 开篇四句写苏轼的遭遇
- "谪来谁作久长居"说苏轼被贬到黄州,没人愿意长久待在这
- "诵遍离骚""读残鵩赋"用屈原、贾谊的典故,写苏轼借古抒怀的愁苦
- "情不已""恨如初"强调这种愁绪始终未消
2. 中间两句赞苏轼品格
- "忧黎庶"说他始终关心百姓疾苦
- "看似里闾"写他平易近人,把每个地方都当家乡
3. 结尾两句回到现实
- "父老无人堪问讯"写当地已无人知晓苏轼往事
- "黄昏立马转踌躇"用黄昏驻马的画面,表达物是人非的怅惘
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诵离骚""读鵩赋"等典故,把苏轼比作屈原、贾谊,突显其文人风骨
2. "忧黎庶""似里闾"六字就刻画出苏轼亲民形象
3. 结尾的黄昏立马场景,让惆怅之情跃然纸上
4. 全诗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人的追怀,也暗含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最打动人心的,是最后那个在夕阳下徘徊的身影——既是在寻找苏轼遗迹,也是在古今交汇处思考人生际遇。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