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庵罗老先生七十寿诗
华岑峙南服,灵异杳莫攀。
世德秉人龙,天飞复来还。
时荣故自保,名教岂踰闲。
宿厉词林翮,嗣登贤士关。
宰衡遂牢让,讲殿虚崇班。
讵远移孝理,终怀色养欢。
蔼蔼三威凤,集和庭树端。
皇猷岂不眷,道腴肆盘桓。
微言虑蓁塞,辩析忘寝餐。
身退名益显,德邵气愈完。
衰迟门士晚,瞻望道里艰。
古稀属悬弧,谁有歌南山。
洛沿文路起,汉忆鸠杖颁。
寿光耿不磨,容在百年间。
世德秉人龙,天飞复来还。
时荣故自保,名教岂踰闲。
宿厉词林翮,嗣登贤士关。
宰衡遂牢让,讲殿虚崇班。
讵远移孝理,终怀色养欢。
蔼蔼三威凤,集和庭树端。
皇猷岂不眷,道腴肆盘桓。
微言虑蓁塞,辩析忘寝餐。
身退名益显,德邵气愈完。
衰迟门士晚,瞻望道里艰。
古稀属悬弧,谁有歌南山。
洛沿文路起,汉忆鸠杖颁。
寿光耿不磨,容在百年间。
现代解析
这首寿诗用典雅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罗老先生)七十岁寿辰。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开篇造势(前四句)
用"华岑"(秀丽高山)比喻老先生的品格,说他像南方的神山一样令人仰望。"人龙"的比喻凸显其超凡品德,暗示他虽曾出仕为官("天飞"指做官),最终选择回归本真。
2. 人生成就(中间十二句)
- 为官时懂得急流勇退("牢让"指坚决辞官),在朝廷讲学时留下空席(表示众人敬重)
- 强调孝道,写他退休后享受天伦之乐("三威凤"可能指三个出色的子女)
- 描写他退隐后钻研学问("辩析忘寝餐"),越是谦退名声越显赫
3. 祝寿核心("古稀"起六句)
- "悬弧"指古代生男孩挂弓箭的习俗,这里代指生日
- 用"南山""鸠杖"(汉代赐给老人的手杖)等典故,祝福长寿安康
- "寿光耿不磨"说他的生命光芒永不暗淡
4. 艺术特色
- 善用比喻:将品德比作高山,子女比作凤凰
- 典故自然:洛水文脉、汉代鸠杖都融入祝福
- 结构工整:从品德到成就再到祝福,层层递进
全诗通过山水意象与历史典故,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重视家庭、学问精深的智者形象。最动人的是"身退名益显,德邵气愈完"两句,说明真正的声望来自品德而非权位,这对现代人仍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