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椿寺病马行

招提二马一马病,腕折蹄长气犹劲。
伏枥虽虚千里心,脱鞿翻适长林性。
人言此马初买时,射堂陈孔蹀躞驰。
双瞳夹镜耳批竹,青丝为络黄金羁。
孟门坂峻羊肠滑,骏足豗隤一朝蹶。
昔夸金埒云满身,今同洮水冰伤骨。
负盐驾鼓力不任,豢养却依支道林。
天晴放饮井泉白,春晚卧嘶园草深。
君不见长安城中千万骑,飞尘蹴天光照地。
长鞭短策无不施,齿老旋随敝帷弃。
又不见将军铁驷来渥洼,东行沧海西流沙。
苜蓿虽衔不遑食,功成鹊印归虎牙。
何如此马辞骖服,纵病还同塞翁福。
身闲早得华山归,害去讵劳襄野牧。
乃知不材造物怜,豫章见斫樗散全。
无用之用世罕识,达哉庄叟何其贤!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匹病马的命运,巧妙探讨了"有用与无用"的人生哲理。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同洮水冰伤骨")用对比手法描写病马:现在虽腿折蹄长却精神不减,当年却是双瞳明亮、戴着金笼头的骏马,曾在射箭场威风驰骋。通过"孟门坂峻"的险峻山路暗示它受伤原因,就像很多人才都是被严酷环境摧残的。

第二部分(到"齿老旋随敝帷弃")展现两种马的不同命运:病马虽不能负重奔跑,却在寺庙里悠闲生活;而长安城千万骏马看似风光,最终都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这里用"飞尘蹴天"的夸张描写,暗指功名利禄如浮云。

第三部分(到"功成鹊印归虎牙")用将军的宝马作对比:那些建功立业的战马虽然荣耀,却要奔波沙场不得休息。诗人用"苜蓿虽衔不遑食"的细节,揭示风光背后的艰辛。

最后部分点明主旨:这匹病马因"无用"反而因祸得福,像塞翁失马般获得清闲。结尾引用庄子思想,说明看似无用的东西(如不成材的樗树)反而能保全自己,这种智慧只有庄子这样的贤人才能看透。

全诗妙在借马说人:通过病马与骏马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世人追逐的"有用"可能带来灾祸,而看似"无用"反而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思想对现代人仍有启示:在功利社会中,我们是否也该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