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友人张叔夏在开满梅花的山岭间漫步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景:满山梅花盛开,诗人陪着友人拄杖漫步,兴致很高。山中光线随时间移动,梅花的影子也跟着变化;四周安静时,风把梅花的幽香悄悄送来。这里用"疏影""暗香"两个经典意象,生动表现了梅花的神韵。
中间两句抒情:诗人看到世人追逐富贵享乐("轻肥"指代富贵生活),而自己却满足于清贫但健康的生活,感恩当下太平岁月。这里形成鲜明对比,体现诗人淡泊名利的心态。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诗人自信将来能做出大事业("调金鼎"比喻担任重要职位),把最好的东西("绝味"暗指梅花的高洁品格)献给国家。表达了怀才不遇却仍积极进取的志向。
全诗以赏梅为线索,把写景、抒情、言志自然融合,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和兼济天下的抱负。语言清新明快,用"疏影暗香"等经典意象,既通俗又富有诗意。
赵士礽
赵士礽,字诚甫,太宗五世孙,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锁试第一,授从仕郎。历通判临安府,江南转运判官,知荆门军,提举淮东常平茶盐。筑室铅山,曰暇乐园。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为宗官。卒年七十五。事见《铅书》卷三。今录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