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湖山岩二首

咫尺移文唤即应,此亭便可配韩亭。
溪流横过一湾碧,山色平分两岸青。
落日钟声鸣远树,半空塔影倒寒汀。
云烟满目皆亲种,留与邦人作画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一处山岩亭台的美丽景色,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自豪感。

前两句说这个亭子离得很近,一叫就能回应,可以和著名的韩亭相媲美。这里用"咫尺"形容距离近,"唤即应"把亭子写得像会答应人似的,很生动。

中间四句用四幅画展现美景:
1. 溪水像一条碧绿的丝带横穿而过
2. 青翠的山色均匀地分布在两岸
3. 夕阳下,远处树丛传来钟声
4. 高塔的影子倒映在清冷的河滩上
"横过"写出溪流的动态,"平分"显出山色的对称美,"鸣"字让钟声有了生命,"倒"字画出塔影的灵动。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眼前云雾缭绕的美景都是我们亲手打造的,要留给家乡人当作天然的画屏。这里"亲种"二字特别妙,把云烟比作自己种的花草,既显亲切又充满成就感。

全诗就像用文字作画,把静态的山水写得活灵活现,又通过"唤即应""亲种"等拟人手法,让景物有了人的情感。最打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主人翁意识,诗人不是单纯欣赏风景,而是以创造者和守护者的姿态在赞美这片土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