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张仲若的官员,祝贺他升官去云中(今山西大同)赴任的。全诗用豪迈的笔调赞美了张仲若年轻有为,同时描绘了边塞的壮阔风光。
前四句夸赞张仲若:
1. "甲帐风清昼不欢":你办公的地方清正严明,连白天都显得庄重(暗示为官清廉)。
2. "壮君三十早登坛":真佩服你三十岁就身居高位(古代三十岁当大官很年轻)。
3. "每烧北阙莲花炬":你经常在皇宫值夜班(莲花炬是宫廷用的蜡烛)。
4. "俄进西台獬豸冠":转眼又升任御史(獬豸冠是御史戴的帽子,象征公正)。
后四句写边塞景象:
5. "组练千群应变色":看到你带领的军队阵容严整,连天色都为之改变。
6. "塞垣六月自生寒":边关六月都自带寒意(突出戍边艰苦)。
7-8句最精彩:用居庸关的险峻山势和涿鹿(古战场)开阔的云景,组成一幅壮丽的边关画卷。特别是"驻马看"三个字,让读者仿佛跟着张仲若一起在边关勒马远眺,感受到"这里的景色比'幽州白日寒'(前人诗句)还要苍凉壮阔"。
全诗亮点:
- 用"六月生寒"反衬边关的肃杀
- 最后两句如展开的画卷,比直接说"很冷很壮观"更有画面感
- 通过年轻有为的将领与苍凉边关的对比,突显戍边将士的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