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一位亲友写给逝者王耀庭的悼念之作,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双重关系
上联开头"以中表戚,兼砚席交"点明两人既是表亲(中表戚),又是同窗好友(砚席交)。这种双重羁绊让作者对逝者的感情更加深厚。
2. 遗憾之情
"嗟作客廿年"道出逝者在外漂泊二十年的艰辛,而"犹冀归来重话旧"表达了作者一直期盼能重逢叙旧的愿望,如今却永远无法实现,充满遗憾。
3. 生死对比
下联用"我尚偷生,兄先溘逝"形成强烈对比,活着的人自称"偷生",既表达对逝者的不舍,也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4. 年龄倒置
"痛长予四岁"是点睛之笔:明明逝者比作者年长四岁,按常理应该作者先走,现在却反过来了。这种违背常理的死亡顺序,更突显了作者的悲痛和困惑。
全联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二十年客居、四岁年龄差)和直白的生死对比,把失去亲友的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缘何仙去不卬须"的质问,更是将这种悲痛推向了高潮,仿佛在向命运发出不甘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