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彦美山水图
青山岧峣倚晴宇,茅堂恍惚山阴墅。
花摇林影半潭春,松撼涛声千嶂雨。
鹤吟短策独幽寻,宝树金沙一径深。
山童昼煮溪中雪,老衲时听竹下琴。
上方楼阁无尘隔,露洗莲花满池白。
钟声五夜出岩扃,幡影半空疑海色。
几度孤琴伴往还,三竿红日扫松关。
猿声绿树山中静,鹿卧青苔石上閒。
达夫华胄爱山水,嘉遁丘园亦如此。
庭前潭影清道心,林下书声滴人耳。
呼儿扫榻迎客来,白日轩几无纤埃。
庞眉皓首花前醉,碧水青山画里开。
野夫亦有山阴兴,江路长吟葛巾净。
为爱江山如此图,閒看沙鸥水天永。
花摇林影半潭春,松撼涛声千嶂雨。
鹤吟短策独幽寻,宝树金沙一径深。
山童昼煮溪中雪,老衲时听竹下琴。
上方楼阁无尘隔,露洗莲花满池白。
钟声五夜出岩扃,幡影半空疑海色。
几度孤琴伴往还,三竿红日扫松关。
猿声绿树山中静,鹿卧青苔石上閒。
达夫华胄爱山水,嘉遁丘园亦如此。
庭前潭影清道心,林下书声滴人耳。
呼儿扫榻迎客来,白日轩几无纤埃。
庞眉皓首花前醉,碧水青山画里开。
野夫亦有山阴兴,江路长吟葛巾净。
为爱江山如此图,閒看沙鸥水天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画卷,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闲适的生活场景,传递出隐逸山林的超脱情怀。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山水画卷(前12句)
用"青山茅堂""花摇林影""松涛鹤吟"等意象勾勒出动静相宜的山水:春日潭水映花影,松涛如雨打千山,鹤在幽径独行,山童煮雪,老僧抚琴。最精彩的是"钟声五夜出岩扃,幡影半空疑海色"——夜半钟声穿岩而出,经幡倒影让人错觉是海天相接,把山寺的静谧神秘写得如在目前。
2. 隐逸生活(中间8句)
通过"孤琴往还""猿鹿闲卧"等场景,展现主人公与自然为伴的日常。三竿红日照松门,猿鹿自在,庭前潭水映心,林间书声悦耳,这些细节共同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
3. 情怀抒发(最后8句)
点明这是"达夫华胄"(高雅之士)向往的生活。扫榻迎客、花前醉饮的闲适,与开篇的山水画卷呼应。"为爱江山如此图"直接道出对这幅山水意境的向往,结尾"闲看沙鸥水天永"用自由翱翔的沙鸥,象征永恒的自然之美与心灵自由。
全诗最动人的是以画入诗的写法:不仅描写静态的山水,更用"松撼涛声""钟声出岩"等听觉描写,"花摇林影""幡影疑海"等视觉错觉,让画面活起来。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融化在这些生动的自然细节中,让人感受到山水不仅是风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