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宋推官廷臣见寄

淮南为客已多年,长忆山中孟浩然。
雁信远随千里月,鸾章忽报九重天。
论文愿借清风榻,载酒须同碧水船。
莫道老虔官独冷,吹嘘正待向云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淮南漂泊多年,思念山中隐士孟浩然的生活。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三种交织的情感:

1. 漂泊中的思念
开头"淮南为客已多年"直接点明自己长期在外漂泊的状态,用"长忆山中孟浩然"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孟浩然在这里代表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2. 突然的惊喜
"雁信""鸾章"两句用大雁传书、朝廷诏书两个比喻,生动描写突然收到朋友来信的喜悦。把朋友的信比作从千里之外随月光而来的大雁,比作来自九重天的圣旨,这种夸张手法突出了作者的惊喜。

3. 真挚的友情邀约
后四句是全文最动人的部分:作者用"清风榻"(凉快的床榻)、"碧水船"(绿水上的小船)这样清新的意象,邀请朋友来一起品茶论文、饮酒泛舟。最后两句最妙:虽然我现在官职低微(老虔官独冷),但我正等着和你一起"吹嘘"(这里指畅谈)到云端去呢!这种幽默中带着真挚的友情令人动容。

全诗妙在:
- 用"大雁""月光""凉榻""小船"等常见意象营造清新意境
- 把收信写得像接到圣旨般隆重,体现对友情的珍视
- 最后用自嘲的语气(说我官小)反而更显情真意切
- 通篇没有生僻字,却把思念、惊喜、邀约三种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