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学者刘人熙的,用对比和排比的手法,突出了逝者的学术地位和时代背景。
上联将刘人熙与两位历史名人相提并论:"王而农"(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朱元晦"(朱熹,宋代大儒),说他们的学术成就穿越古今依然闪耀。用"千载一堂"这个夸张的说法,形容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但学术贡献同样伟大,仿佛能跨越时空同堂论学。
下联提到当时接连去世的几位名人:"陶斯泰"(可能指陶澍)、"克鲁巴"(待考),用"两年三度吊耆英"表达短短两年内连续失去三位德高望重之人的惋惜。"耆英"指年高德劭的人,透露出对那个时代人才凋零的感慨。
全联最巧妙的是通过时空对比:上联纵向对比古今学者,下联横向对比同期逝者,既赞美了刘人熙的学术地位,又烘托出"一个时代正在落幕"的悲凉感。语言虽然典雅,但情感真挚,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逝者的敬重和对时代变迁的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