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胶河送别刘用章(时为莱州府同知自号并州国士)
齐民犹未苏,羁宦足长喟。
何意并州士,轩车远相慰。
旬朔共食眠,慷慨闻计议。
顾余非俊杰,俯仰期不愧。
探道固夙心,徇禄非素志。
未还陇亩耕,忽值时事异。
零落遂至今,非君孰能媚。
怆焉丧乱馀,念旧如梦寐。
亲交存几人,置酒当辄醉。
北海雪掩晨,东莱屮生地。
出饯胶水西,踟蹰怅分辔。
相望虽匪遥,嘉会难再冀。
愿言各自脩,毋独简书畏。
何意并州士,轩车远相慰。
旬朔共食眠,慷慨闻计议。
顾余非俊杰,俯仰期不愧。
探道固夙心,徇禄非素志。
未还陇亩耕,忽值时事异。
零落遂至今,非君孰能媚。
怆焉丧乱馀,念旧如梦寐。
亲交存几人,置酒当辄醉。
北海雪掩晨,东莱屮生地。
出饯胶水西,踟蹰怅分辔。
相望虽匪遥,嘉会难再冀。
愿言各自脩,毋独简书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送别好友刘用章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民生疾苦的感慨,也有对真挚友情的珍视,还包含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
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民生困境与友情温暖(前四句) 开头就写老百姓还没从困苦中恢复("齐民犹未苏"),做官的人也只能长叹("羁宦足长喟")。这时候来自并州的刘用章特意远道而来慰问,让作者感到温暖。
2. 朝夕相处的知己情("旬朔共食眠"到"非君孰能媚") 回忆两人同吃同住的日子,一起慷慨讨论国家大事。作者谦虚地说自己不算杰出人才,但求问心无愧。他坦白做官赚钱并非本愿,本想回乡种田,却遇上乱世不能如愿。如今落魄之时,只有刘用章还看重他。
3. 乱世中的沧桑感("怆焉丧乱馀"到"东莱屮生地") 感伤战乱后老朋友所剩无几,每次喝酒都要喝醉。用"北海雪掩晨"和"东莱屮生地"两个景象,暗示时局艰难、民生凋敝。
4. 依依惜别的嘱托(最后六句) 在胶河西岸饯行时,作者依依不舍。虽然以后还能见面,但像这样美好的聚会很难再有。最后叮嘱好友:我们各自努力,但不要只是为了应付公务而活("毋独简书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真实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良心:对百姓苦难的关切、对官场生活的矛盾 - 刻画了乱世中珍贵的友情:落魄时仍被尊重,知己难得 - 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没有华丽辞藻却能打动人心 - 结尾的叮嘱特别有温度,超越了普通的送别诗
通过送别好友这件事,作者其实是在表达对时代的思考、对人生的态度,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诗歌更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