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黎弼轩游慈云寺 其二

到门钟韵寂,照座佛镫微。
一犬竹间吠,孤僧云外归。
似吾尘汨面,输汝世忘机。
蜗角成何事,高间野性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幽深的寺庙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前四句是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诗人来到寺庙门口,听到钟声渐渐消散,看到佛前微弱的灯光。突然竹林里传来狗叫声,远远望见一位僧人从云雾缭绕的山间归来。这些画面组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清幽脱俗的意境。

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诗人看着自己风尘仆仆的脸,感叹自己比不上僧人能够忘却世俗烦恼。他觉得人世间那些像蜗牛角一样微小的争斗毫无意义,而自己却总是违背内心向往闲适的本性。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犬吠""孤僧"等简单意象就勾勒出深山古寺的幽静
2. 通过对比(尘满面vs忘机)展现内心的矛盾
3. "蜗角"的比喻既形象又深刻,讽刺世人争名夺利的可笑
4. 最后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很多人都有过的感受:在繁忙生活中,偶尔会向往简单清净的生活,但又被现实所困的矛盾心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