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凤县山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递出行路的艰辛和内心的感慨。
前两句"直到青天上,何知径路分"用夸张手法写山路之高,仿佛直通云霄,让人分不清路径。这种写法既表现了山势的险峻,也暗示了旅人的迷茫。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山景:"岩峦森气象"写山峰林立、气势逼人;"风雨极声闻"通过风雨声的夸张描写,表现环境的恶劣;"石势存危栈"写悬崖边的栈道摇摇欲坠;"林烟续断云"描绘云雾缭绕的山林景色。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险峻而壮美的山水画卷。
最后两句"客衣殊太薄,叹息此劳筋"转入抒情,薄衣暗示天气寒冷,也暗喻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叹息劳筋"直接表达了旅途的疲惫,让读者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辛。
全诗通过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描写,将自然之壮美与行路之艰难融为一体,既展现了山水的雄奇,又传递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诗中"叹息"二字尤为动人,让壮阔的山水有了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