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功仙尉出示直翁感兴之作辄次其韵
蝇头蜗角使人愁,贪先务胜如争舟。
隐心空逐市朝乐,著眼未省林泉幽。
尘埃平时正汩没,出处与世相沉浮。
由径反诮澹台子,拔葵仍笑公仪休。
怀哉古道久寂寞,凤鸟不至三千秋。
孰知名教真乐地,徒以得失为己忧。
骑马四驰失其驭,放豚一去何当求。
羡君渊源得所自,结交道义相追游。
个中有路傥深造,直与古人为辈流。
隐心空逐市朝乐,著眼未省林泉幽。
尘埃平时正汩没,出处与世相沉浮。
由径反诮澹台子,拔葵仍笑公仪休。
怀哉古道久寂寞,凤鸟不至三千秋。
孰知名教真乐地,徒以得失为己忧。
骑马四驰失其驭,放豚一去何当求。
羡君渊源得所自,结交道义相追游。
个中有路傥深造,直与古人为辈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虚无。
首先,诗人用“蝇头蜗角”来形容人们在琐碎小事上的争执,这些争执让人感到忧愁。接着,他提到人们为了争名夺利,就像在赛舟一样,争先恐后,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并没有真正的意义。
诗人认为,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名利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丽。他指出,平时被尘埃(比喻为世俗的纷扰)所淹没,无法看清真正的价值所在。出处与世相沉浮,意味着人们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诗中提到的“由径反诮澹台子,拔葵仍笑公仪休”是两个典故,用来批评那些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的人。澹台子和公仪休都是古代的道德典范,诗人用他们的故事来讽刺那些背离正道的人。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古代道德风尚的怀念,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这种精神。他指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的得失,而在于内心的平和。
最后,诗人羡慕那些能够坚守道义、追求内心宁静的人,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继承了古人精神的人。他鼓励人们寻找内心的道路,追随古人的足迹,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俗生活的批评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表达了对道德和精神追求的重视,鼓励人们摆脱物质的束缚,寻找真正的快乐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