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寄呈谢丈,三用倒叠韵

风满幽林雨满山,蓝舆何事过溪还?
已愁往路春泥滑,复惜空斋麈尾閒。
日午炊烟生竹里,天寒饥雀噪檐间。
此时不共围炉饮,惆怅蓬门独自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山居的闲适场景,同时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写景:山间风雨交加,竹林被风吹得沙沙作响。诗人好奇友人(谢丈)为何冒雨乘轿过溪后又折返。这里用"蓝舆"(蓝色轿子)这个细节,让画面更生动。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生活情趣:诗人既担心友人回去时春泥路滑,又可惜友人不在时自己无人对谈("麈尾"是古人清谈时用的拂尘,这里代指聊天)。接着笔锋一转,描写自家生活场景:中午竹林里升起炊烟,天冷时饥饿的麻雀在屋檐下叽喳。这些日常细节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最遗憾的就是不能和友人围炉饮酒,只能独自关着柴门惆怅。一个"蓬门"(柴草做的门)点明了诗人简朴的居住环境,也反衬出友情的珍贵。

全诗妙在把对友人的思念融入日常景物描写,既有"春泥滑""饥雀噪"这样接地气的画面,又有"麈尾闲""围炉饮"这样雅致的文人生活情趣,让人感受到山中雨天特有的宁静与淡淡的寂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