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金山的雄跨亭上看到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全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情感真挚。
首联“漠漠杨花满渡头,东方助我作山游。”
分析:开篇写渡头杨花纷飞,营造出朦胧、略带萧瑟的氛围。“东方助我”则透露出一种天公作美的欣喜,为后文的游山赏景埋下伏笔。
颔联“凌空地势欲吞海,绕寺渡声长带秋。”
分析:这两句极写金山的高耸和气势。“凌空”突出亭子高悬,“欲吞海”用夸张手法表现山势的雄浑。“绕寺渡声”则从听觉入手,渡口的声音萦绕寺庙,夹杂着秋意,更添寂寥。
颈联“远近烟光分岸色,高低塔影浸江流。”
分析:这两句宛如一幅水墨画。远处烟雾朦胧,近处江岸分明;高塔低影倒映江中,随波荡漾。一远一近,一高一低,层次丰富,动静结合。
尾联“栏干倚遍无穷思,频唤吟杯洗□愁。”
分析:最后两句抒情。作者倚栏远眺,思绪万千,只能借酒消愁。一个“遍”字道出他徘徊良久,愁绪难解。末句的缺字可能是“清”或“闲”,但无论如何,都表现出他试图排遣心中郁结。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景生情,情景交融。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将金山雄跨亭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又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诗中的“愁”并非浓烈,而是一种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思绪,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人生际遇的喟叹。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