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诗 其八 (一名干山)天马山
龙媒天马出昆崙,青海长留汗血痕。
此地干将腾剑气,何来逸足锁云根。
石鲸潭影秋风动(山有二石鱼飞去),铁笛江声夜雨昏(铁崖葬处)。
刍秣可辞衔勒免,空山长放主人恩。
此地干将腾剑气,何来逸足锁云根。
石鲸潭影秋风动(山有二石鱼飞去),铁笛江声夜雨昏(铁崖葬处)。
刍秣可辞衔勒免,空山长放主人恩。
现代解析
这首《九峰诗 其八·天马山》用充满神话色彩的笔法,描绘了一座形似天马的山峰。全诗围绕"天马"这一核心意象展开,我们可以分四个层次来理解:
1. 天马的神话起源
开篇用"龙媒天马出昆崙"(龙媒指神马,昆崙是神话仙山)交代这座山的来历不凡,就像从仙境奔腾而来的天马。"青海汗血痕"借用汉代汗血宝马的典故,暗示这座山承载着古老传说。
2. 剑气与束缚的对比
三四句形成巧妙对比:干将(名剑)的剑气本该直冲云霄,可天马般的山峰却被云雾"锁"住不能飞腾。这种"想飞却飞不走"的张力,让静止的山有了动态美感。
3. 山中奇幻景观
五六句具体描写山中景物:潭中石鲸(石头像鲸鱼)的倒影随秋风晃动,夜雨中铁笛声(可能指风吹岩洞声)与江涛混成一片。诗人特意用"飞去""葬处"等词,给景物蒙上神秘色彩。
4. 自由与恩泽的升华
结尾最有意境:天马不需要缰绳和草料(刍秣),整座空山就是主人赐予它的自由天地。这里把山拟人化,表面写天马受恩宠,实则表达诗人对无拘无束的山野生活的向往。
全诗最大魅力在于将坚硬的山石写得活灵活现:天马不能飞却保持着奔腾的姿态,石鲸不能游却带着潭影晃动,铁笛无声却仿佛在夜雨中鸣响。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让整座山充满了仙气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