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怀古

此地繁华已饱闻,却来怀古独情殷。
湖心倒浸梁朝寺,峰顶常含宋代云。
夹岸楼台还匼匝,四时箫鼓自纷纭。
卯山宫阙荒烟里,只有疏钟送夕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钱塘一带古今变迁的感慨,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首联用"繁华已饱闻"点出钱塘自古繁华,但诗人特意来怀古,暗示繁华背后有更值得品味的沧桑。就像我们明知某个景点热闹,却偏要寻找它安静的历史角落。

中间两联用四组生动的对比构成时空画卷:"湖心倒浸"的梁朝寺庙遗迹与水中倒影相融,山顶云雾仿佛还飘着宋朝的气息。岸边依旧楼台林立,四季歌舞不休,但热闹中透着物是人非的意味。这些画面就像电影蒙太奇,把不同时代的景象叠在一起。

最妙的是结尾:曾经辉煌的卯山宫殿只剩荒烟,唯有寺庙的钟声伴着夕阳。钟声在这里既是现实的声音,又像历史的回响,用声音勾连古今。夕阳下的钟声这个意象特别能引发共鸣,让人联想到所有繁华终将归于平静的自然规律。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古今景观的并置,自然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淡淡怅惘。就像我们站在现代都市的古迹前,既惊叹当下的繁华,又忍不住想象它曾经的模样。诗人用看得见的湖山楼台和听得见的钟鼓声,把这种复杂感受写得可触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