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庐山谣示同志

昨夜月落西窗阴,倦推石枕凭素琴。
身居红尘不自觉,梦入庐山深复深。
庐山深处在何许,五老仙人邀我语。
眉如秀雪颜桃花,酌酒相酣坐箕踞。
明河九派倒西来,石梁巉绝古道开。
五公握手向我笑,下见劫火扬尘灰。
独骑一鹿穷萦回,窅⑴然醉蹋青锦苔。
松风号嘈何清哀,湍飞瀑卷万壑雷。
忽然惊起迷所向,四座已失黄崔嵬。
披衣徬徨还太息,我与世途何所屑。
乱世茫茫飞蠓蠛,囊⑵中别有金膏诀。
须君之行当何时,共向丹崖卧松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幻的梦境之旅,通过梦游庐山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的前四句写现实场景:月落西窗的夜晚,诗人疲倦地靠着石枕弹琴。他身处红尘却浑然不觉,暗示对现实生活的麻木。接着笔锋一转,进入梦境——诗人梦见自己来到云雾缭绕的庐山深处。

梦境部分充满神话色彩:五位白发仙人邀请诗人饮酒畅谈,他们面容红润如桃花。这里出现了"明河倒流""石梁古道"等奇幻景象,还有五位仙人笑着指点人间劫火,形成仙境与人间的强烈对比。诗人独自骑着仙鹿漫游,醉踏青苔,听着松涛瀑鸣,完全沉浸在自由逍遥的仙境中。

最后六句是梦醒后的感慨:突然惊醒后茫然失措,看着四周消失的仙山,不禁叹息。诗人认为现实世界就像乱飞的小虫般混乱无聊,而自己怀揣着修仙的秘诀(金膏诀)。最后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约定何时能一起隐居仙山,卧看松雪,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对比梦境仙境的美好与现实世界的庸常,展现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大胆的想象、鲜明的对比和流畅的时空转换,让读者跟随诗人的梦境经历一场奇幻之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