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泄山

西源穷尽到东源,直注层崖五磴泉。
真境无繇追汗漫,胜游聊得弄潺湲。
风生虎啸层岩底,月上猿啼古木巅。
祇待归休林下去,来同灵默此安禅(《会稽掇英总集》卷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五泄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西源穷尽到东源,直注层崖五磴泉"写的是五泄山的壮丽景色。作者从山的西边一直走到东边,看到五道瀑布从悬崖上飞泻而下。这里的"五磴泉"就是指五泄山的五级瀑布,用"直注"二字生动表现了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颔联"真境无繇追汗漫,胜游聊得弄潺湲"表达了作者面对美景的感慨。他说这样绝美的景色难以用言语形容("无繇追汗漫"),只能在游玩时享受溪水潺潺的美妙声音("弄潺湲")。

颈联"风生虎啸层岩底,月上猿啼古木巅"通过声音描写山中的夜晚。风声像虎啸一样在岩壁间回荡,月亮升起时能听到猿猴在古树顶端的啼叫。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山林的幽深,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野性的氛围。

尾联"祇待归休林下去,来同灵默此安禅"是作者的愿望。他希望能辞官归隐("归休"),来到这片山林,像高僧灵默一样在此修行("安禅")。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修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视觉、听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五泄山的壮美。最后表达的人生追求,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常见的隐逸情怀。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刁约

(?—1082)宋润州丹徒人,字景纯。刁衎孙。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礼院,四年坐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嘉祐初以太常少卿使契丹,还判度支。历知扬州、宣州、湖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辞官后筑藏春坞,收藏图书甚富。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皆爱敬之。卒年八十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