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喜晴检阅计院纪以舂容之篇敬用韵为谢①

乐天何爱咏,尧夫非好吟。
愧乏康济术,粗怀饥溺心。
弥旬雨翻屋,耄倪泣苍䫒。
微臣职刍牧,痒痛入肌深。
行若负刺芒,坐如隐毡针。
再拜告(自注:入声。)神明,寸心秉坚金。
蠲租还已债,议狱并弛刑。
但求讲实政,何暇竞虚名。
天威咫尺临,昏翳忽开明。
宿苗既丰硕,稚秧靡飘淫。
阿香亦效灵,排阴吐洪音。
推出太阳辉,天外旋收声。
老守宽近忧,浊醪呼客斟。
客有劝翁归,前身岂傅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地方官员在久雨成灾后终于迎来晴天时的心情,展现了古代官员的责任感和爱民情怀。

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官员的自省(开头到"坐如隐毡针")
诗人说自己不像白居易、邵雍那样喜欢写诗,而是为缺乏治国安民的能力感到惭愧。连日大雨冲垮房屋,老人小孩都在哭泣,作为管理百姓的官员,他感到无比痛苦,就像背上扎着刺、坐着针毡一样难受。

2. 采取的救灾措施("再拜告神明"到"何暇竞虚名")
诗人虔诚地向神明祈祷,表明自己的决心。他采取了减免租税、处理债务、审理案件、放宽刑罚等措施,只求办实事,不在乎虚名。

3. 雨过天晴的喜悦("天威咫尺临"到"天外旋收声")
终于云开雾散,阳光重现。成熟的庄稼和嫩绿的秧苗都安然无恙,雷神(阿香)也收起雷声,仿佛在配合放晴。

4. 与友人共庆(最后四句)
老官员终于可以暂时放松,和客人一起喝酒。客人开玩笑说"您前世该不会是雨神吧",用轻松的语气结束了全诗。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真实展现了古代好官员的内心世界:自责、焦虑、尽责、最终如释重负
- 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心情,如"负刺芒""隐毡针"
- 结尾突然轻松幽默,从严肃的救灾转到朋友间的玩笑
- 体现了中国传统"父母官"的思想,把百姓疾苦当作自己的痛苦

通过这首诗,我们能看到古代有责任感的官员形象,他们不只是在衙门里办公,而是真正把百姓的苦难放在心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