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林释奠偶缘摄事遂获充员窃观礼文乐奏之盛

春丁逢上日方中,涓吉修诚荐泮宫。
奠璧采玲诚可格,代庖越俎数徒充。
八音合奏东南少,一道相传今古同。
我辈因文须识本,浴沂好咏舞雩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学校祭祀仪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的是在春分时节的吉日良辰,人们怀着虔诚之心在学宫举行祭祀活动。"春丁"指春分节气,"泮宫"是古代学校。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祭祀场面:摆放玉器祭品时环佩叮当,虽然作者只是临时帮忙参与,但依然能感受到庄重氛围。各种乐器合奏出罕见的和谐乐章,这种礼仪传统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悟:我们读书人应该明白这些礼仪背后的文化根本,就像孔子赞赏的"浴沂咏归"那样,在传统中体会精神自由。诗中用"舞雩风"这个典故,暗指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既遵循礼制,又保持心灵自在。

全诗通过具体的仪式描写,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既有对传统的尊重,又不失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中华礼仪文化的庄重与优美。

陈邕

陈邕,安和父,衡山(今属湖南)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除秘书省正字。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校书郎,添差通判江州。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九。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