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九月九日纪事诗四首 其二

荆树西风力不支,那堪弱弟此长辞。
怜兄念切将身代,思母情深数发悲。
零落衣裳成往迹,抛残笔墨付伊谁。
伤心问字殷勤日,忽忽生平有几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兄长在重阳节悼念早逝弟弟的深情之作,用朴素的语言道尽手足之痛。

前两句以秋景起兴:西风中的荆树(象征兄弟)已经无力支撑,更让人心痛的是体弱的弟弟永远离去。这里用树木在风中凋零的画面,暗喻弟弟生命的脆弱。

中间四句通过生活细节展现兄弟情深:弟弟生前总担心兄长身体,甚至想替哥哥承受病痛;思念母亲时,兄弟俩常一起伤心落泪。如今弟弟的旧衣还在,笔墨未干,但再也没人陪兄长读书写字了。这些"衣裳""笔墨"的日常物品,此刻都成了最扎心的遗物。

最后两句最催泪:兄长想起弟弟生前虚心向自己请教学问的温馨场景,突然惊觉人生竟如此短暂。一个"忽忽"既写时光飞逝,也写生死无常,那种"昨天还在眼前,今天已成永别"的恍惚感扑面而来。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照片一样记录着兄弟相处的点滴。最动人的是那些未完成的日常——没写完的字、没教完的课、没尽完的孝心,这些遗憾比直接写悲痛更有感染力,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死亡最残酷的,是带走了生活中那些最平凡的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