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
草长不离根,枯杨且生稊。人生百年间,一去无还期。
原上累累冢,其下瘗者谁。昨日乡里中,白马耀金羁。
一语不得意,按剑成恣睢。精魄既失我,骨肉如涂泥。
亲戚环咨嗟,娇儿捧故衣。少妇等畴昔,茕茕为鬼妻。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开头用草和枯杨作比喻:草再长也离不开根,枯树也能发新芽,但人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个对比一下子点出了生命的脆弱。接着描写坟冢遍布的场景,用"下面埋的是谁"这种直白的疑问,引发读者对生死的思考。
中间部分突然转到现实画面:昨天还看见乡里有人骑着装饰华丽的白马,因为一句话不合心意就拔剑发怒。这里通过富贵人家的骄横形象,暗示人生得意时的张扬。但转眼间,这个人的魂魄消散,身体化为泥土,强烈的反差凸显了生命的无常。
最后用三个揪心的场景收尾:亲戚们围着他叹息,年幼的孩子捧着父亲生前的衣服,年轻的妻子从此成了寡妇。这些细节描写特别打动人,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死亡给亲人带来的痛苦。
全诗没有用深奥的道理,而是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画面,告诉我们:生命短暂,富贵无常,活着时要懂得珍惜。最打动人的是它对普通人失去亲人时那种痛苦的描写,让人读后不禁反思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