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观瀑歌

昙华亭上风浪浪,昙华亭下波汤汤。
石梁一线亘绵邈,铜殿铜塔遥相望。
跳波激浪息万籁,飞泉淜湃调笙簧。
似嫌水势太平直,中流故遣山屏当。
山石搏水水愈怒,奔腾偏与山低昂。
何年猛士拔剑刺,山裂倾翻万顷玻璃浆。
不然卷起天河倒泻地,明珠碎玉滚滚随银潢。
耳聋目眩魂魄悸,仿佛神仙鸾凤参翱翔。
我欲乘风振袂起,抛撇下界驱神羊。
洞天卅六遍历访,药炉丹灶求真方。
天风吹我衣凉,瀑溅我裳。
同游促归去,四顾心徬徨。
山灵笑我志不决,俗骨未化徒自狂。
飘然撒手下大荒,栖真何日寻仙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石梁瀑布前的震撼体验和内心感悟,充满奇幻想象和人生思考。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明珠碎玉滚滚随银潢")用夸张手法描写瀑布的壮观景象。开篇通过"风浪浪""波汤汤"等叠词让读者先听到水声,再用"一线亘绵邈"展现石梁的险峻。随后用"跳波激浪""飞泉澎湃"等动态描写,把瀑布比作被猛士劈开的山体倾泻而下的"玻璃浆",或是天河倒泻的"明珠碎玉",充满视觉冲击力。

第二部分("耳聋目眩魂魄悸"到"俗骨未化徒自狂")写作者的奇幻联想。瀑布的巨响让他产生幻觉,仿佛看见神仙凤凰翱翔。他想乘风飞升、寻访仙山求取长生药方,但被同伴催促离开时又犹豫不决。这里"山灵笑我"的拟人手法很巧妙,暗示凡人难以摆脱世俗牵绊。

第三部分(最后两句)是清醒后的感慨。作者意识到自己终究要回到现实("撒手下大荒"),但对修仙问道仍心存向往("栖真何日寻仙乡")。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完美结合:一方面用"水怒山昂"的对抗展现自然伟力,另一方面通过"想飞升又退缩"的矛盾心理,揭示人类在宏大宇宙前的渺小与对超脱的渴望。诗中"玻璃浆""明珠碎玉"等现代感十足的比喻,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瀑布水花飞溅的晶莹美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