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禹陵

水土开荒服,忧勤任圣躬。
八年忘内顾,四载毕前功。
历数虞咨及,巡游夏谚同。
会稽临绝徼,道里记方中。
玉帛诸侯集,梯航万国通。
重辉扶舜日,后至戮防风。
论德人无间,传家祚莫终。
寝园非远隧,祠庙异卑宫。
祭本天酬孝,民犹俗尚忠。
穴深藏诡物,石立窆神工。
秘守玄𡰥使,奇探太史公。
为鱼心感叹,酌水意尊崇。
草莽成臣礼,精灵鉴鄙衷。
愿为松柏树,朝暮护青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拜谒大禹陵时写下的怀古之作,用平实的语言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和精神传承。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治水功绩(前12句)
用"八年忘内顾"说大禹八年在外治水顾不上回家,"四载毕前功"讲他四年完成治水大业。通过"诸侯集""万国通"展现他建立夏朝后天下归心的盛况,用"戮防风"的典故强调他赏罚分明的治国手段。

2. 精神传承(中间8句)
写后人如何纪念大禹:保留着他的陵墓祠堂,百姓仍保持着忠孝传统。"穴深藏诡物"指禹穴的神秘传说,"石立窆神工"说陵墓石碑的精巧,表达后人对大禹的探索与敬仰。

3. 个人感悟(最后8句)
诗人用"为鱼心感叹"表达对大禹拯救苍生的感动,"酌水意尊崇"写自己以水代酒致敬。最后以"愿为松柏树"的比喻,抒发想永远守护大禹精神的美好愿望。

全诗亮点:
- 用"松柏长青"比喻精神不朽,形象生动
- 通过"为鱼""酌水"等生活化描写,让远古圣王更可感
- 将历史功绩、后世影响与个人感动自然衔接

这首诗告诉我们:伟大精神就像松柏一样常青,后人既要铭记先贤功绩,更要用行动传承他们的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