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眠柳

万丝缫绿费春工,斜倚阑干枕晓风。
两被流莺惊梦觉,依前睡趁海棠红。
嫩叶吹风不自持,浅黄微绿映清池。
玉人未识分离恨,折向堂前学画眉。

现代解析

这首《三眠柳》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写得像一位贪睡的美人,充满生活趣味和诗意想象。全诗围绕"柳树睡觉"这个新奇比喻展开:

1. 春柳如懒美人
前四句写柳枝在春风中摇摆,像熬夜赶工的绣娘("费春工"),清晨斜靠栏杆打盹。黄莺叫醒她两次("两被流莺惊梦觉"),她却借着海棠花影继续睡——把柳条随风摆动比作睡美人翻身,既写实又俏皮。

2. 嫩柳照水梳妆
后四句镜头转向新叶:嫩柳叶被风吹得站不稳("不自持"),倒映在池塘里像黄绿相间的颜料。这里暗藏转折:人们折下柳枝带回书房临摹("学画眉"),却不知柳树正经历离别之苦——用女子画眉的典故,暗示柳叶如眉,也带出折柳送别的传统。

诗的精妙处
- 通篇不说"柳"字,却用"万丝缫绿""嫩叶浅黄"等特征让人一眼认出
- 把自然现象变成有情节的小剧场:春困、赖床、被迫梳妆、离愁
- 最后两句突然深沉,从嬉闹转向人生别离的感慨,余味悠长

就像我们看树枝摆动觉得像在跳舞,诗人更进一步,给柳树安排了完整的"睡美人"人设,还偷偷埋下人生隐喻,这才是古人写诗的绝妙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