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相思之苦。
前两句"擘钗情绪思悠悠,月下穿针嬾傍楼"描写了一个女子在七夕之夜无心梳妆打扮,连传统的穿针乞巧活动也懒得参加,只是独自倚楼思念远方的人。"擘钗"是古代女子梳头时分开头发的动作,这里暗示女子无心梳妆;"月下穿针"是七夕的传统习俗,女子们会在月光下比赛穿针引线,祈求心灵手巧。
后两句"非独双星苦离别,人间天上一般愁"将视角从个人扩展到普遍。诗人说不仅天上的牛郎织星要忍受分离之苦,人间的普通人也同样饱尝相思之痛。这里把人间和天上的情感联系起来,说明离别之苦是普遍存在的。
整首诗语言朴实,通过对比天上人间的相思,把个人的小情感升华为人间共通的体验。诗人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擘钗""穿针"这些生活化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真实动人的情感。
俞桂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