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逊吾诣阙还

飞锡朝天阙,浮杯到海东。
行踪都不住,教观本来空。
宝月潮音外,经台花雨中。
精修久自悟,觉性了圆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云游四方、参禅悟道的故事,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飞锡朝天阙,浮杯到海东"用生动的比喻,写僧人拄着锡杖朝拜皇宫,又像浮杯随波般云游到东海。这里的"飞锡"和"浮杯"都是佛教用语,形象地表现了僧人自由自在的修行生活。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行踪都不住"说僧人从不在一处久留,暗喻佛法教导人们不要执着;"教观本来空"直接点明佛家"万物皆空"的真理。"宝月潮音外,经台花雨中"是两个极美的画面:月光下的潮声、花雨中的讲经台,用自然景象烘托出佛法的庄严与空灵。

最后两句"精修久自悟,觉性了圆通"是整首诗的升华,说明通过长期修行,僧人最终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圆通"是佛教最高境界之一,指完全通达无碍的智慧。

全诗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僧人云游修行、最终悟道的过程。最打动人的是它将深奥的佛理融入自然美景中,让读者在欣赏"潮音""花雨"这些美丽画面时,也能感受到佛法的深邃。诗中流动着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精神,这正是禅宗追求的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