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鲸引
石上桐孙美如玉,化作长鲸唤僧粥。
香严一击六根开,剥落皮毛换凡骨。
中郎却顾中散惊,初非爨下鸣不平。
批鳞拔角就绳墨,龙门绿绮瘖无声。
昔闻北溟鱼,化作天池鹏。
今见横海姿,解作威凤鸣。
薾然败棺材,蠢尔牛阑撑。
龙腾虎变固有待,不遇赏音徒尔灵。
君不见饭牛自卖亦何者,逢时自致千秋名。
香严一击六根开,剥落皮毛换凡骨。
中郎却顾中散惊,初非爨下鸣不平。
批鳞拔角就绳墨,龙门绿绮瘖无声。
昔闻北溟鱼,化作天池鹏。
今见横海姿,解作威凤鸣。
薾然败棺材,蠢尔牛阑撑。
龙腾虎变固有待,不遇赏音徒尔灵。
君不见饭牛自卖亦何者,逢时自致千秋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了一个关于蜕变和机遇的哲理故事,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展现才华需要伯乐的道理。
前半部分用"桐木变鲸鱼"的奇幻想象开篇:一块普通石头上的桐木(古琴材料),经过僧人点化变成会"讨粥吃"的灵鲸。这里暗喻平凡事物蕴含非凡潜质。"香严一击"指高僧点化,就像禅宗棒喝让人顿悟,褪去平庸外表获得超凡本质。
中间用"中郎顾曲""嵇康惊琴"两个典故,说这桐木/鲸鱼不是灶下烧火的普通木材("爨下鸣"指灶膛里柴火的爆裂声),而是能经得起雕琢的良材。但如果没有知音赏识,就像名琴"龙门绿绮"也只能沉默。
后半部分对比两种命运:北溟鱼变鲲鹏的传说,对应现实中横海巨鲸能作凤凰鸣——强调非凡事物需要展现的舞台。而"败棺材""牛栏柱"这些粗笨木头,暗示没有机遇的天才会被埋没。最后用"宁戚饭牛"的典故点题:那个喂牛时唱歌自荐的古人,正是因为遇到明君才青史留名。
全诗核心是说:再好的才华也需要机遇和赏识。就像好木头需要匠人雕琢,鲸鱼需要大海,凤凰需要梧桐,人需要伯乐。语言上把"木变鲸""鱼化鹏"这些奇幻意象与现实典故巧妙结合,让说理既生动又不失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