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彦泽新得子
君不见白居易,五十八岁方得嗣。
当时立名曰阿崔,香绷绣襦胎发腻。
又不见元微之,五十八岁方生儿。
当时立名曰道保,可望成家得力时。
西邻有亲曰彦泽,天与明珠堪爱惜。
今年年方四十三,甲庚少似唐元白。
葛仙溪前燕子楼,燕子未老人风流。
一年一度作汤饼,但愿年年逢麦秋(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一七)。
当时立名曰阿崔,香绷绣襦胎发腻。
又不见元微之,五十八岁方生儿。
当时立名曰道保,可望成家得力时。
西邻有亲曰彦泽,天与明珠堪爱惜。
今年年方四十三,甲庚少似唐元白。
葛仙溪前燕子楼,燕子未老人风流。
一年一度作汤饼,但愿年年逢麦秋(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一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祝贺邻居老来得子,全篇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挚祝福。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巧用历史典故开篇
诗人先用两位唐代大文豪的例子打比方:白居易(字乐天)和元稹(字微之)都是58岁才得子,一个给儿子取名"阿崔",一个取名"道保"。这里用绣花襁褓、胎发等细节,生动呈现老父亲对晚来子的疼爱。这种写法既显得学问渊博,又让祝贺显得更有分量。
二、转入现实更显珍贵
接着把主角彦泽和两位古人对比:邻居43岁得子(比唐人名士还年轻15岁),诗人把新生儿比作"明珠",一个"堪爱惜"道出全家的珍视。这里用"甲庚"(指年龄)这样含蓄的表达,既文雅又不失亲切。
三、结尾的生活祝福
最后落在燕子楼的温馨场景:用"燕子未老"比喻主人正值壮年,"风流"暗赞其风采依旧。"汤饼"指古时生子宴客的风俗,"麦秋"借丰收时节表达对孩子年年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两个日常意象让诗意落地生根。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名人典故说家常事,庄谐并重
2. 数字对比(58岁vs43岁)突出喜悦
3. 从历史到现实,最后回归生活场景,层层递进
4. "明珠""麦秋"等比喻通俗又雅致
就像现在人祝贺朋友老来得子,既会开玩笑说"你和古人一样有福气",又会真心祝福"孩子健康聪明",这首诗把这种朴实情感表达得既文雅又接地气。
王子俊
宋吉州吉水人,字才臣,号格斋。王大临子。从杨万里、周必大游,为延誉于朱熹,熹勉以博取守约之功。喜为诗,文章赡蔚典丽,万里极称之。安丙帅蜀,辟为制置使属官。有《史论》、《三松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