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起伏的深刻思考。
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商风(秋风)在天边吹起,半夜里霜降,草木凋零。这里用自然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接下来,诗人提到“有美三春花”,春天盛开的花朵虽然美丽,但转眼间就凋谢了,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往往短暂易逝。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因为它们可能转瞬即逝。
然后,诗人谈到古人的友谊,认为古人结交朋友时,情谊深厚,堪比山岳般稳固。这里强调了真挚友谊的珍贵,暗示现代人应该学习古人的交友之道。
接着,诗人提到“俣俣豪华子”,指的是那些追求奢华生活的人。这些人虽然一时风光,但荣华富贵如同朝露,很快就会消逝。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荣华,而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
“明晦自有时”一句,意味着人生的光明和黑暗都是暂时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诗人告诫人们要“善斟酌”,即在人生的起伏中,要懂得权衡和选择,保持冷静和理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坦荡人”的赞美,认为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辜负别人的信任和承诺。这里的“坦荡人”指的是那些心胸开阔、光明磊落的人。诗人通过这种赞美,鼓励人们做一个诚实守信、心怀坦荡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结合,提醒人们珍惜友谊、看淡荣辱、保持内心的坦荡和诚信。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焦竑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澹园,生于江宁(今南京),祖籍山东日照(今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会试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有《澹园集》(正、续编)《焦氏笔乘》《焦氏类林》《国朝献徵录》《国史经籍志》《老子翼》《庄子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