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饥饱非同鼎,安得浮沈自一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比喻道出了人生际遇的差异和处世态度。

前两句"本来饥饱非同鼎"用"鼎"(古代煮饭的大锅)作比喻,说每个人的生活条件本来就不一样——有人锅里装满食物,有人却饿着肚子。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差异。

后两句"安得浮沈自一舟"用"小船的浮沉"作比,表达了面对命运起伏时的态度:既然每个人的处境不同,何必强求用同一种方式应对人生起伏?不如保持自己的节奏,像独自驾舟一样从容面对人生的起落。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鼎"和"舟"两个日常物件,把深刻的人生哲理说得生动易懂
2. 前两句讲现实差异,后两句讲应对态度,形成完整的思想链条
3. 传递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承认差异,保持自我,不盲目攀比

这种用生活常见事物说理的方式,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面对人生差异,保持平和心态才是智慧。

尹穑

兖州人,侨居玉山,字少稷。高宗绍兴末与陆游同为枢密院编修官。博学有文,赐进士出身。历监察御史、右正言、殿中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力主和议,金人来攻时,劾罪不肯撤兵割地之官员,牵及凡二十余人。后为言者劾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