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崖颂

周雅久不复,楚骚方独鸣。
溪蛙弄气态,污我潇湘清。
二公好奇古,大笔时纵横。
磨崖勒唐颂,字字飞琼英。
云烟借体势,水石生光精。
浯溪在僻地,自是闻正声。
名传播夷夏,孰贵燕然铭。
弦歌入商鲁,永与神仙听。
江流不可竭,此文如日星(清万在衡嘉庆《祁阳县志》卷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湖南祁阳浯溪的磨崖石刻为背景,赞美了石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表达了对正气的推崇。

开头四句用对比手法:周朝的雅乐早已消失,而楚地的《离骚》却独自回响。暗指当时文坛浮华之风盛行("溪蛙弄气态"),玷污了潇湘文化的清雅。诗人借此批评那些虚浮的文风。

中间六句直接赞美磨崖石刻:两位古人(指元结、颜真卿)用雄浑的笔法刻下《大唐中兴颂》,每个字都像美玉般闪耀。石刻借助山水之势,让石头都焕发光彩。虽然浯溪地处偏僻,但这里传出的"正声"(指颂扬正气的内容)却能传播天下。

最后六句升华主题:磨崖石刻的名声远播中外,比著名的"燕然铭"更珍贵。它的精神像音乐一样流传,像神仙乐曲般永恒。江水永不枯竭,这些文字就像日月星辰永远闪耀。

全诗通过"雅乐-楚骚""溪蛙-清湘""僻地-正声"等多重对比,突出磨崖石刻超越时空的价值。诗人用"琼英""光精""日星"等明亮意象,赋予石刻神圣光辉,表达对刚健文风和正气精神的向往。最妙的是把静态的石刻写成动态的艺术("字字飞""借体势"),让坚硬石头焕发出永恒的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