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黔苗竹枝词·夜郎一首》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风情。
前两句"流水淙淙匝夜郎,浣纱人见竹三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清澈的溪水环绕着夜郎地区(古代贵州一带),洗衣的姑娘们看到了传说中的"竹三王"(可能指当地特有的竹子或与竹子相关的传说)。这里通过流水、浣纱女和竹子三个意象,勾勒出清新自然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
后两句"年年饱吃桄榔饭,不信人间有稻粱"则展现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他们年复一年地吃着桄榔树做的饭(桄榔是当地一种棕榈科植物,其淀粉可食用),以至于不相信世上还有稻米这样的粮食。这既表现了当地物产的特色,也暗含了少数民族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鲜活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 2. 通过对比(桄榔饭与稻粱)展现了地域特色 3. 在平实的描述中流露出对少数民族淳朴生活的欣赏 4. 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
诗人没有刻意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风情。
舒位
(1765—1815)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家贫,游幕为生。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时勒保以镇压苗民在黔,赏其才识,常与计军事。勒保调四川为经略,镇压白莲教军,招之往,以母老路远辞归。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为诗专主才力,每作必出新意。亦善书画。有《瓶水斋集》及杂剧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