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雅温馨的画面,通过栀子花传递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前两句写栀子花的姿态和香气:月光下,栀子花静静绽放,洁白如玉的花瓣像美人头上的碧玉发钗一样精致,幽香在夜色中缓缓扩散。"涨"字用得巧妙,仿佛香气像月光一样弥漫开来。
后两句将花与人联系起来:诗人把这样清雅的栀子花放在友人(楼大防)的书桌上,寓意着高洁的品格。最后一句"玉堂端可寿萱堂"是美好祝愿,意思是希望友人官运亨通(玉堂指官署),同时家中母亲健康长寿(萱堂指母亲居所)。
全诗用栀子花的纯洁高雅,既赞美了友人的品格,又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和家庭的双重祝福。诗人没有直接说祝福的话,而是通过月光、花香、美玉这些意象,让祝福显得含蓄而富有诗意。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